观看记录
  • 我的观影记录
登录

《头脑特工队2》:拥抱每种情绪,爱本来的自己

来源:互联网人气:311更新:2024-06-25 00:30:02

2015年,一部《头脑特工队》横空出世,口碑票房双丰收,成为现象级爆款动画电影。2024年,电影《头脑特工队2》又回来了,口碑持续上扬,烂番茄新鲜度92%,豆瓣评分上涨至8.4,提前点燃暑期档。

时隔9年,除了一起成长的观众们,我们的主人公莱莉也从小女孩进入了人生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——青春期。影片延续了第一部的绝妙设定,每种情绪都成为主角莱莉脑海内的情绪小人儿。

顺着第一部的线索,《头脑特工队2》开场没多久,乐乐他们就发现了操控台上一个红色的警报按钮“puberty”。

当不小心碰到警报按钮,还没来得及做好准备,新朋友们就登场了,他们分别是焦焦(Anxiety)、慕慕(Envy)、尬尬(Embarrassment)、丧丧(Ennui)

带着一大堆行李的焦焦,橘色炸毛头,非常引人注目。不难看出,焦焦在团队中与乐乐地位相当,也是新情绪们的主脑。还有非常容易害羞的尬尬,对强者非常艳羡的慕慕,还有对一切都感到无聊的丧丧。

他们的到来,好像有点“不速之客”的味道。那焦焦一行人,到底会如何与乐乐他们相处呢?

这一部除了展现脑内奇幻世界,也更多地表现了莱莉在现实中的生活。

从小爱打冰球的莱莉,也想着进入高中女子冰球队。那里有她崇拜的教练,有她仰慕的学姐瓦伦蒂娜,还有她向往的高中生活。

然而,在进入冰球训练营后,莱莉为了跟学姐们走得更近,而选择了压抑自我,假装成熟,甚至因此和曾经的好友格蕾丝和布里渐行渐远……

为了跟学姐们打成一片,她放弃了跟好朋友的约定,迅速跟学姐们组队;跟在学姐背后亦步亦趋,假装听懂她们的话题假笑;

假装不再幼稚,她将喜欢的乐队贬得一文不值;她甚至在比赛前将头发挑染成跟瓦伦蒂娜一样的红色。

更严重的是,当莱莉为了进入冰球队而不断逼迫自己做感到难受的事情,甚至迷失方向,进入教练办公室偷看评价手册。这时候,她脑内的乐乐、忧忧、怒怒等情绪已经被真正意义上地抛之脑后了。

她只能看到眼前无法通过选拔赛而产生的焦虑,却忘了自己真正需要什么。

这个时候,焦焦已经将乐乐他们甩得老远,牢牢占据了莱莉的大脑,莱莉的信念树也从“I'ma good person”变成了“I'mnot good enough”。

当第二天选拔赛正式开始,莱莉为了达到目标甚至因为犯规撞飞了自己的朋友,并且被教练暂时罚下场外。

此时此刻,她脑内的焦虑情绪不断叠加,焦焦成为无法阻拦的绝对主导,甚至在脑内刮起焦焦橙色风暴。

焦虑情绪不断发作,也影响着莱莉的外在表现。她的额头不断沁出汗水,沾湿了为了标新立异特意挑染的那一绺红色刘海,伴随而来的还有身体无法抑制的颤抖,埋得越来越低的头,曾经认为自己很棒的小女孩再也抬不起头……幸好,这个时候乐乐们从脑后历经重重困难赶回大脑,朋友们也不计前嫌依然向莱莉提供帮助。

“有人看故事,有人照镜子”,不少人在莱莉的身上看到了自己青春的影子。自卑、虚张声势、羡慕、渴望摆脱幼稚……这些都给当时他们带来了焦虑,影响到家庭关系、朋友关系乃至正常生活,更有观众给出感同身受的评价:“很真实的是当焦虑占据大脑,喜怒哀乐都会被压抑。

第一部中,观众在乐乐、忧忧在主导权的变化过程里认清这两种情绪各有其价值;而第二部,则是焦焦对乐乐乃至所有核心情绪的压制。焦虑让人喜怒哀厌怕这些核心情绪都丧失,被焦虑情绪主导的人也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。

所幸,影片中在乐乐的宽慰下,焦焦终于选择放手,也让莱莉敢于正视自我、找回了生活的主导权,重新成为那个快乐开朗的小女孩。

青春期的情绪风暴来得快,去得也快。当我们看着乐乐带着大家拼命回到大脑时,其实也能看到莱莉内心的极度拉扯,她克服了严重的焦虑并最终迎来雨过天晴的终章。还好还有朋友们不计前嫌的关心和帮助,这也成为这一部的又一泪点。

这些外化成为各种可爱小人儿形象的情绪,本质上是自己触发的保护系统。接纳这些情绪,消化、排解这些情绪,也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拥抱自己、呵护本真的自我。

和第一部中童年幻想朋友bingbong的消失退场一样,《头脑特工队2》依然有很多让人落泪的瞬间,电影中那句“I'm not good enough”在影院内响起时,也引起了很多银幕外观众的共鸣。

也许大家也会闪回青春里的某个瞬间,想考好的试,想答对的题,想跑出的好成绩……然而因为焦虑越想越痛苦,反而搞砸了一切。当时的自己,也许会归咎于自身不够好,陷入自我否定和内耗。但这些,其实都没关系。皮克斯笑着安慰我们,“我们都是情绪的混合体,这就是我们独特而美丽的原因。

影片结尾,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彩蛋:当莱莉的父母问起她在冰球训练营的三天过得怎么样时,丧丧情绪主导下的莱莉说出了“还行”的评价。这也是属于青春期小孩的独特“高冷”。

而这样的表现,却让莱莉的父母情绪开始波动,他们虽然表面平静,但脑内也有各自的焦焦在“争抢”控制权。不同的是,他们可以通过表面的平静来掩盖这一切的情绪波动。

妈妈脑内的乐乐惊呆,怕怕无奈,忧忧更加忧心忡忡,厌厌暗暗不爽;而爸爸脑内,焦焦已经开始“焦虑发作”,担心女儿的情况——“她离家三天就只跟我们说了一句挺好的”,并且开始暴走。

看来,大人们也会被情绪影响、脑内天人交战,只不过他们是比莱莉更会控制自己、不被情绪完全支配的成熟人类了。

影片中,莱莉有自我、朋友和家人的支持;而在经过生活的暴风雨后,我们这些大朋友们也许没能在当时找到安慰,但这次走进影院,可以重新感受到来自皮克斯的心灵疗愈。

至于影片的另一个彩蛋,看起来巨大却有些怯懦的阴暗秘密究竟是什么,就留待观众自己去影院一探究竟啦!

小情绪有点多,没关系;焦虑有点严重,也没关系;没办法一直做个没心没肺的快乐小孩,依然没关系……皮克斯安慰着我们,接纳这些情绪吧,他们就是可爱的乐乐、忧忧、焦焦,都在陪着我们成长的每个阶段。接纳情绪的过程,也是与自我“对抗—和解—相拥”的过程。

如果说动画电影是衔接童年和成年的梦之桥,那皮克斯就是最好的造桥者。感谢皮克斯,感谢他们依旧在用心呵护、温柔照顾每个已经长大或是假装长大的小孩。

ps:严禁私自转载!转载或者合作,请联系作者

xkxike@qq.com

馨提醒

微信改版啦,以防走散,可以把我们设置成星标哦

现已入驻以下平台

今日头条|企鹅媒体|百度百家|新浪看点

凤凰新闻|搜狐新闻|网易新闻|一点资讯

快传号|东方号|知乎|豆瓣|大鱼号|QQ看点

切换语言
切换深色外观
留言
回到顶部